2015年10月11日 星期日

跨太平洋夥伴關係 之 International Trade

「跨太平洋(戰略經濟)夥伴協定」(TPP)最初由智利、新加坡、紐西蘭、汶萊於2005年發起,其最重要的特點是互相取消關稅(Tariff)。由於最初參與方經濟體量較小,這一協定原本少人關注。2008年美國宣布加入,提出要創建一個高標準、更廣泛的地區合作協定,此後熱度漸高。澳洲、秘魯、越南、日本等國在此後幾年陸續加入。


TPP包含大量法律條款,包括投資、服務、電子商務、政府採購、知識產權、勞工、環境等30個章節,其中農產品市場准入、汽車業原產地規則、製藥業知識產權保護是此前多輪談判的主要焦點。經過激烈博弈,各方最終達成妥協,成功結束TPP談判。依據協定,相關國家間約1.8萬種商品的關稅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逐步減少或完全取消。

DSE ECON 小知識:自由貿易 (Free Trade)

無論在DSE/ A-Level/ IB的 Economics課程,國際貿易和金融(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)都是必修課題。所謂自由貿易,就指經濟體系之間不以政府行政手段(Government Regulation),向貿易伙伴製造貿易壁壘(Trade Barrier)。雖然自由貿易可以令各個經濟體系更有效益地發揮比較優勢(Comparative Advantage),但一般經濟體系都設下某些貿易壁壘,排斥對手,以保護自身本土生產商和勞工權益,經濟學稱之為「保護主義」(Protectionism)。常見的措施包括關稅、配額(Quota)、衛生檢疫(Quarantine)、甚至禁運(Embargo)。

TPP的重要性

香港傳媒之目光狹隘,當國際發生微妙而重大的變化,還在報導消防失德風化案件。TPP是何等重要? TPP的經濟組合,佔全球經濟產值百分之四十,當這個組合達成經貿共識,建立全新高質素的經濟秩序,在做生意賺錢之餘,也同時要求成員國重視人權、環保等西方普世價值。美國總統奧巴馬於談判達成後表示:「世界經濟秩序,不能讓中國這些國家主導。」

這句說話道出一切,就是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,聲稱會遵守世貿規格,降低大部分商品的關稅,打開自由貿易之門。可是,大家從電視新聞常常聽到,中美貿易經常出現磨擦,互相指責對方違反世貿協定,甚至向對方,例如汽車輪軚實施懲罰性關稅。一些外國資金或公司無法公平競逐中國市場,例如Facebook、Google等。中國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指責侵犯版權,生產過程中剝削勞工人權等,都令世貿組織這個國際監督機構無顏自容。可見,美國08年開始「重返亞太」,拉攏泛太平洋國家另組經濟版圖,其心思顯然易見。

TTIP是下一個目標

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協定(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),簡單說就是「歐美系列 」,也釀釀談判共識。TTIP的條款和TPP當然有差別,但是其中心思想一樣,促進高質素自由貿易。試想想,若TPP和TTIP再整合,其版圖規模相當於現在的世界貿易組織(World Trade Organization),但排斥了中俄、中東等國。如此一來,就廢了WTO的武功之餘,也是美國拉大隊起身走場的經濟計策。

當然,不少勞工團體會反對國際自由貿易,和全球化的大趨勢,因為某些勞工職位將會流失至其他比較優勢國家。

但好笑的是,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「中國夢」、「一帶一路」的構想時,美國已經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東西兩岸劃好地盤,奧巴馬即便向習近平打臉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